定制度、强引导、通堵点 宁夏科技成果“跑”出实验室******
刚刚过去 的这个秋天 ,一个名叫“宁芦1号”的芦竹新品种惊艳了宁夏人——其新材料及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以220万元金额成功转让 ,刷新宁夏农业领域单项科技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纪录。
“宁芦1号”卖出好价钱 ,是宁夏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结出 的硕果。
2020年5月 、2021年12月,科技部等九部门、宁夏科技厅等十部门分别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 ,分领域选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试点。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离不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从国家到宁夏 ,都在铆力破解科技成果“变现难”。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买自珍研究员开展田间调查工作宁夏农林科学院供图
完善制度 推出“1234”流程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造价值 。”改革推进会上,宁夏农林科学院院长刘常青 的话掷地有声。
作为自治区两家试点单位之一,宁夏农林科学院在实践探索中转思路 、建机制、强服务,赋权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今年伊始,该院迅速成立由院长任组长 ,院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果转化处 、科研处 、计财处等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赋权工作领导小组 ,高标准推进赋权改革试点工作。
这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
“我们在广泛调研 的基础上 ,借鉴外省成功经验,结合院内工作实际 ,制定出台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刘常青告诉记者。
围绕成果评价 、认定、赋权流程、权属变更等重点环节,该院悉心设计了文本及配套制度 ,明确赋权成果类型及转化方式 ,在枸杞 、生物农药 、酿酒葡萄等领域探索建立以技术入股为主要方式的成果转化新机制 。
强化激励引导的“1234”赋权流程,应运而生。
简言之 ,就 是以一项成果完成人(团队)为主体提出赋权申请,提交院赋权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和院党组会议研究审批后,在院门户网站 、院机关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三级进行公示 ,无异议后签署备案《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负面清单阅知承诺函》等四项文本 。
举一纲而万目张,流程明确 ,工作开展就有了强力保障。
在紧锣密鼓推出赋权流程的同时,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建立了赋权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机制和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把成果转化收益 的8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让创新全过程参与者分享更多创新红利 。
改革方案落地见效 ,需要疾风骤雨 ,也需要春风化雨。明确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的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驶上“快车道” 。
2022年,宁夏农林科学院赋权转化新品种、新技术76项 ,合同总金额790.35万元 , 是历年最高金额的1.5倍 ;其中“宁芦1号”转让220万元 ,是历年最高金额的2.75倍。“双创”年度和单项历史新高 ,被宁夏科技厅作为典型案例报送科技部。
强化引导 试点改革风生水起
另一家试点单位宁夏大学 ,始终坚持赋予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最大 的决定自主权 ,早在2017年就出台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办法(试行)》。
科研成果 是否转化、转化给谁 ,实际工作中 ,宁夏大学科研人员完全可以自主决定,并允许与技术需求方进行对接洽谈 。为鼓励科研人员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在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后 ,该校将转化收益 的85%直接奖励给成果完成人。
此次宁夏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便是之前 的“延伸版”。
该校成立了科学技术研究院成果转化与奖励办公室,大力整合相关资源 ,建立了全校科研成果管理知识产权创造 、运用 、保护、管理、运营和服务全链条 的工作体系;通过科技成果 的收集 、汇总、评估等工作开展,搭建起成果供给源与企业需求源之间 的桥梁。
“我们还组建了宁夏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该校科学技术研究院成果转化与奖励办公室主任张龙介绍,宁夏大学通过搭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深度对接宁夏技术市场 、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等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打通了转化最后一公里。
以前不想转 、不敢转 ,现在积极转、主动转 。通过多措并举,宁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重大突破。
截至目前,该校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5项,累计签约转化金额1387.7万元 。其中李广宇团队“化学工程与技术”双一流学科建设重要成果之一“煤及危险废物高温热转化气化系列专利”,以专利权及专利申请权转让 的形式成功转化给(北京)环球润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总金额达1100万元,实现该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单笔交易签约金额千万级突破。
诚然,高校科研队伍长期以来在成果转化方面 的问题仍然存在 。张龙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多数科技成果仍 是实验室成果,技术成熟度不高 ,客观上阻碍了成果转化向纵深推进。
“另外,成果转化队伍与机构建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既懂科技创新规律,又懂市场商务实践 ,且懂法规制度 的专业人才稀缺 ;企业对新技术落地积极性不高 ,这都打击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影响了科技成果落地。”张龙指出。
打通堵点 利好信号持续释放
“切实松绑最关键 !只有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 、科研经费自主支配权、组建团队用人权 ,他们才能心无旁骛搞研究 ,聚精会神钻技术 。”宁夏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罗成虎一语中 的。
科研人员的获得感 、成就感 、幸福感增强了,继而研发带动产业 、产业反哺研发 ,形成良性循环。
12月14日,宁夏公布2021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 。宁夏农林科学院获自治区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一等奖1项 、二等奖5项 、三等奖6项,囊括所有奖项的15%。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国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深表赞同:“这次我们 的科技成果‘宁芦1号’以创纪录的价格进行转化 ,不仅表明成果受到企业认可,更 是科技工作者价值的体现。”
让科研人员放开手脚谋转化 ,宁夏全力打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堵点,赋权改革工作井然有序铺开 。
宁夏科技厅会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发改委、教育厅等部门,建立了联动推进机制,及时发现改革中出现 的新情况 、新问题,加强研究支持改革试点 的政策措施,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力争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强科技支撑。”宁夏科技厅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处处长马俊理表示 。
利好信号持续释放。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第二十一条提出要完善知识、技术、数据要素配置机制,再次明确“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 、处置权 、收益权改革 ,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支持科研事业单位试行更灵活 的岗位 、薪酬等管理制度” 。
在罗成虎看来,这将为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安上“加速器” 。毕竟 ,站在改革另一端的永远都是产业发展 、群众受益。(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闫 璇)
安全是回家最近 的路 !公安部提示:返乡驾车要集中精力 切勿疲劳驾驶******
2023年春运启动以来,各地交通流量特别 是主干公路流量大幅增长 ,交通安全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多 。近日,宁夏、云南、福建、安徽 、重庆 、陕西等地接连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 的道路交通事故 。
1月9日7时40分许,一辆SUV在宁夏吴忠红寺堡区南环路,因驾驶人占用对向车道、强行超车 ,与对向一辆重型半挂车相撞 ,造成SUV上5人全部死亡 。
1月10日21时25分许 ,一辆皮卡车在云南大理永平县境内一转弯路段 ,因超速行驶 、驾驶人遇情况处置不当,撞击护栏后坠入江畔 ,造成车上4人全部死亡 。
1月11日0时15分许,一辆小轿车在福建三明建宁县境内一转弯路段,因驾驶人夜间行车遇情况处置不当,驶出路外坠入河内 ,造成小轿车上3人全部死亡。
1月12日23时42分许 ,一辆重型仓栅式货车沿沪陕高速行驶至安徽六安境内时 ,因驾驶员遇雾天未降低车速 、未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车距,碰撞前方一辆小轿车、一辆重型半挂车及一名在应急车道预警的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人员 ,造成4人死亡 、4人受伤。
1月13日8时44分许,一辆大客车沿张南高速行驶至重庆彭水境内喇叭口隧道出口处时,因超速行驶、驾驶员操作不当,发生侧翻,造成大客车上3人当场死亡 、1人抢救无效死亡,另有17人仍在医院救治 、观察。
1月14日5时许 ,一辆面包车沿十天高速行驶至陕西安康境内时,因驾驶人疲劳驾驶,追尾前方一辆重型半挂车,造成面包车上4人死亡 、2人受伤 。经查,面包车事发前已长途行驶约30个小时 。
当前正值节前返乡高峰,交通流量大 。公安部提示广大驾驶人,安全 是回家最近的路 ,驾车出行务必注意交通安全。要提前了解交通路况 、天气预报 ,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时间,尽可能避开拥堵路段和雾天、雪天等恶劣天气时段,遇恶劣天气一定要注意降低车速 、保持好车距。要谨慎评估自身健康状况 ,若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暂缓驾车出行 。驾车时要集中精力,不超速行驶 ,不分心驾驶 ,防止接打手机、捡拾物品等影响驾驶安全。遇拥堵缓行路段要依次排队通行 ,不要加塞抢行 ,避免因秩序混乱 、刮擦增多加剧拥堵。驾乘车辆要全程全员系好安全带,连续驾驶时间不要超过4个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行车途中感到疲乏困倦要及时停车休息。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要时刻谨记“开车不喝酒 、喝酒不开车”,切勿酒后驾驶。大客车 、大货车等营运车辆驾驶员及运输企业不能只顾效益、忽视安全,不得超速 、超载、超员、疲劳驾驶 ,严防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李珺)
(文图 :赵筱尘 巫邓炎)